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新闻动态 > 社会实践 > 正文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景弋菲:红旗渠记忆

来源:校团委     2023年08月08日 23:27    访问次数:

主讲人

人文政法学院

靖宇宣讲团

“靖宇”志愿宣讲队成员

景弋菲

一、青年洞工程

        青年洞全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

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先行施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了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二、铁姑娘打钎

        十年修渠,太行山不仅赋予了林县男儿豪气,也赋予了林县姑娘坚韧。

        巾帼不让须眉的林县女子组成了打钎突击队,赤手空拳,每天抡锤打钎超过1600次,成为红旗渠建设工地上一支闪亮的队伍。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她们团结协作、改进作业方式,勇于担当、干活身先士卒。她们将汗水洒在了太行山,将青春献给了红旗渠。

三、凌空除险

        红旗渠总干渠修筑在“飞鸟不能驻足,猿猴难以攀援”的太行绝壁上,修渠民众常常需要在半山腰用火药炸出一个个小平台以便后续作业。为保证放炮过后不会有松动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人,以任羊成为队长的除险队将大绳系于腰间,手拿勾撬等工具,荡着大绳飞下悬崖,凌空除险,掀落浮石。

宣讲形式

        走进创新创业大礼堂,与学生代表大会代表一同交流红旗渠故事、红旗渠精神。与结对高校一同探访红旗渠纪念馆,进行云课堂联合宣讲。




宣讲感悟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牢记嘱托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代代传”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将红旗渠故事讲述给了青年朋友听,将红旗渠精神传递给了青年朋友感受。同时,我也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并感受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时的真实历史,这是林县人民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近十年修建出来的“人工天河”。在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的年代,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一道为幸福生活而梦想、而奋斗,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这是一群伟大的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也要将先辈们的精神根柱于心,讲好红旗渠故事,传承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梦想为翼、以实干为基,牢记嘱托,践行使命。

文案:景弋菲

上一条:红旗渠精神代代传|李陈伟:红旗渠的建设

下一条:“三下乡”青春之行 |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