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情快讯 > 正文

河南工程学院学子追寻领袖足迹,革命薪火在青春血脉中永续

来源:校团委     2025年08月06日 11:59    访问次数:

为深入学习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将“行走的思政课”贯穿实践全程,引导青年深刻感悟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全面落实河南省“两高四着力”战略部署,推动我校“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六化驱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校团委按照校党委工作指示及上级要求,组织开展2025年河南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中华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基层服务、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校企合作、校史寻访、劳动教育等11个实践主题,结合“挑战杯”专项及特色实践,凸显学校学科专业优势。通过覆盖面和重点团队结合、专业特色与第二课堂结合、科技服务与学科竞赛结合,引导广大河工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锤炼本领,于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河南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注入青春动能,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革命薪火在青春血脉中永续

       近日,河南工程学院“追寻领袖足迹,牢记总书记嘱托”赓续大别山精神社会实践团奔赴大别山腹地,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及田铺大湾村等地,开展了一场追寻领袖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的红色实践教育活动。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队员们跟随讲解,在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前驻足凝视,重温了总书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的重要论述。革命先辈"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铿锵誓言穿透岁月,激荡着青年学子的心灵。随后,实践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肃立在巍峨的纪念碑前,队员们整齐列队,向长眠于此的13万余名革命英烈敬献花篮,深刻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铭记总书记"吃水不忘掘井人"的谆谆教诲,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的认知在静默中愈发清晰。

       在许世友将军故里,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这位"忠勇典范、孝廉楷模"传奇的一生。将军"生为国尽忠,死为母尽孝"的故事感人至深,其刚烈忠勇与至孝至诚完美统一的人格风范,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队员们在此深切感悟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与家国情怀。

       实践队追寻总书记足迹,重点探访了"创客小镇"田铺大湾村。这里曾是总书记2019年考察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站。队员们沿着总书记走过的村巷,实地感受这片红色热土焕发的新时代生机。昔日革命堡垒,如今已成为融合红色基因与创新活力的美丽乡村样板。队员们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聆听他们如何牢记总书记嘱托,活用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田铺大湾的巨变,正是对总书记"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重要指示的鲜活印证。

       “每一次驻足,都是对初心的叩问;每一次聆听,都是对信仰的加固。”实践队队员们表示“这次大别山之行,是追寻领袖足迹的忠诚之旅,是重温总书记嘱托的铸魂之旅。作为青年学子要将大别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春血脉。”

       松涛阵阵,诉说着不朽的传奇;青春灼灼,赓续着永恒的薪火。河南工程学院学子们从大别山的红色沃土中汲取了丰厚滋养,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对峥嵘岁月的深刻感悟,更有在新时代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复兴大任的坚定信念。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必将激励青年一代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伟业,让大别山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实践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2025年的盛夏,河工学子怀揣热忱,踏上“三下乡”的征程。以脚步丈量广袤大地,用双眼探寻华夏精神,借双耳聆听百姓心声,凭内心感知时代律动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步履不停!

文:李佩珂 图:李增鑫 朱龙博 审稿:闫睿鑫 审核:李桃丰

上一条:河南工程学院学子以青春之力扎根乡土,用实践担当书写社会服务育人答卷

下一条: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丨河工学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