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新闻动态 > 团情快讯 > 正文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丨河工学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来源:校团委     2025年07月04日 08:10    访问次数:

为深入学习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将“行走的思政课”贯穿实践全程,引导青年深刻感悟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推动我校“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六化驱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校团委按照校党委的工作指示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开展2025年河南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中华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基层服务、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校企合作、校史寻访、劳动教育等11个实践主题和“挑战杯”专项、各类专项实践主题,凸显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特色,实现覆盖面和重点团队的结合、专业特色和第二课堂的结合,科技服务与学科竞赛的结合。引导广大河工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增强本领,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力行书院

萤火微光 守护同行

      6月26日至29日,力行书院“萤火微光 守护同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实践团队成员在郑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侯晓学带领下参观了福利院,并举行了捐赠仪式。

IMG_3565

      团队成员分两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一组“艺术课堂小老师”团队,走进特殊教育课堂,协助老师授课,带领孩子们体验黏土绘画、非遗扎染、七彩涂色等趣味艺术活动,用缤纷色彩激发孩子们的活力,课堂上,孩子们专注各项活动,与他们积极互动,欢声笑语充满教室。

IMG_3642IMG_3674

      第二组来到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室,协助老师开展儿童专注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帮助孩子们缓解压力、建立自信。课间,实践团队成员把精心准备的舞蹈献给了孩子,并带领孩子们舒展肢体;大姐姐们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述《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用温柔的语言带他们走进奇妙世界,在故事中感受美好与希望。实践团师生通过开展特殊课堂和康复课堂助教活动帮助孩子们强健身体、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兴趣、培养艺术素养与创造力、疏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IMG_3705

      此次力行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不仅为福利院儿童送去了欢乐,更让我们力行学子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厚植家国情怀。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特殊儿童群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IMG_3536

化工与印染工程学院

化染青衿淬炼微光

      6月26日至29日,化工与印染工程学院“化染青衿▪淬炼微光”志愿行动服务团分别走进中原区三棉西社区和泉森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月26日至27日,团队成员分类对三棉西社区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环境整治服务工作。面对社区内顽固的大小广告、车辆杂乱、街道垃圾及卫生死角等系列问题,团队成员不畏酷暑,分工明确,协作高效。

      6月28日,化工与印染工程学院志愿服务团成员走进郑州市中原区泉森养老服务中心,以“书法雅韵传情,暖心陪伴润心”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通过文化互动、趣味活动和情感交流,为养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温暖与欢乐,践行了新时代青年“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责任。团队成员与老人围坐一堂,开展“心与心”交流会。老人们回忆青春往事,讲述奋斗故事;团队成员则分享校园生活,倾听老人对家庭的牵挂与对社会的感悟。

      6月29日,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走进社区群众与党员之中,与群众和老党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访谈。老党员们以亲身经历为依托,深情回顾了青春岁月中的奋斗历程,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党的指引下,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人文政法学院

追溯历史印记,感悟文化脉络

      为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6月28日至29日,人文政法学院文化研学团前往洛阳开展文化调研实践活动。

d2ff58bd201cc26e2727cf822b47bbc

      6月28日,研学团抵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同学们通过实物、文献和多媒体展示,深入了解大运河的开凿历程、航运功能及其对沿线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随后,成员们来到洛邑古城。这里汇聚了传统建筑、非遗文化与特色服饰。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6月29日,研学团成员们参观了洛阳民俗博物馆和契约文书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介绍,让同学们全面了解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契约文书的发展,这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团结稳定的重要纽带。卢中华老师表示,此次实践将课堂理论与实地考察结合,有助于学生从多维度理解文化传承的复杂性。参与学生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76a02602e5982c7496e7f005ad8f098

      此次洛阳之行,是人文政法学院践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学院将持续以文化研学为载体,引领青年学子在行走中触摸历史脉搏,在感悟中坚定文化自信,以青春之力书写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时代答卷。

管理工程学院

一渠通百脉,一路映初心

      近日,管理工程学院组建的一支由1名指导教师与3名学生成员构成的实践小分队,踏上了“一渠通百脉,一路映初心”三下乡红色足迹寻访之旅。

      实践活动的首站来到了石林会议旧址。在旧址内,队员们认真细致地参观了各类陈列展品,聆听指导老师对会议历史背景、召开过程及重大决策的详细讲解。通过实地参观学习,队员们对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实践活动的第二站选定为红旗渠纪念馆。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有序参观各主题展区。队员们认真查看石壁上镌刻的工程数据,仔细阅读建设者名录,近距离观察陈列的钢钎、麻绳等原始工具,得以直观感受当年工程建设的艰难困苦与建设者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实践活动的第三站为红旗渠青年洞。站在青年洞前,望着那巍峨的建筑,实践团队成员不禁为当年修渠青年们的壮举而震撼。他们沿着蜿蜒的红旗渠一路参观学习,深入了解这条“人工天河”的修建过程——当年林州人民凭借顽强毅力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太行山上硬生生凿出了这条生命之渠。

      三天的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对于这支小团队而言,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队员们会将此次实践活动所收获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在各自的岗位和学习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5年的盛夏,河工学子怀揣热忱,踏上“三下乡”的征程。以脚步丈量广袤大地,用双眼探寻华夏精神,借双耳聆听百姓心声,凭内心感知时代律动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步履不停!

文:力行书院、化工与印染工程学院、人文政法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图:力行书院、化工与印染工程学院、人文政法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审稿:闫睿鑫 审核:李桃丰


上一条:校团委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辞精神

下一条:我校社团育人案例入选《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好案例与好方法》

关闭